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十四五”規劃建議強調,要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要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目前,隨著經濟發展,我省城鎮化水平穩定上升,城鎮化率由2000年的34.82%提高到2018年的55.52%。青海省城鎮化發展進入中期階段,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青海省城鎮化發展相對滯后,仍需加快城鎮化發展。
對此,民建青海省委認為,雖然我省城鎮化發展成果豐碩,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城鎮空間分布與發展不均衡。城鎮化率最高的區域是西寧和海西,均超過70%,果洛城鎮化率則不足30%。其次,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滯后于城市地區。青海省經濟高度集中在以西寧為首的三個主要城市化區域,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滯后于城市地區。再次,城鎮體系等級結構不合理。青海省現有大城市2個,小城市4個,其余均為小城鎮,城鎮結構上出現中等城市斷層,中等城市斷層阻礙創新成果沿各級城市擴散,制約腹地創新能力提升。此外,區域間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區域間基礎教育、文化與醫療衛生發展不均衡,青海省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明顯滯后于城市,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也不均衡??傮w來看,玉樹、果洛、黃南等地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水平顯著高于西寧、海東、海西等城市化地區。
民建青海省委建議,圍繞“一群兩區多點”,把握蘭西城市群建設的契機,把青海東部城市群作為城鎮化的主要人口載體,不斷推進東部城市群、西寧與海東、東部其他具有發展優勢的城鎮三個不同層次相鄰城市(鎮)間的區域經濟合作,提高城市群發展質量,提升城市競爭力。結合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以小城鎮作為載體,大力發展村集體產業,推動農牧民就近就地城鎮化,鞏固脫貧成果。
同時,突破三次產業互相割裂、脫節的現狀,將一二三產業貫通,形成六次產業鏈條,按照六次產業的思路推進產業與就業協調發展,提高城鎮化進程中的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培育青藏高原農畜產品的競爭優勢,發展高品質的青藏高原綠色農牧業。把特色農產品作為青海融入“一帶一路”的一張生態經濟名片,以此為契機推進青海省的開放發展,在綠水青山中培育金山銀山。
此外,通過工業反哺農業,信息化和電商發展,城鎮化向農牧區延伸,提高農牧業產值和經濟貢獻,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多元化籌措建設資金,縮小城鄉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差距。多主體參與,縮小城鄉社會保障差距,強化對失地農民、農民工和城市低收入群體的技能訓練和職業教育,對于城市棚改、農村征地涉及的相關居民,設計社?;饏⑴c機制。
建立在全省范圍內可流通的社會保障體系,深入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完善新型城鎮化的成本分擔機制,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促進生產要素城鄉間流動。各級政府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合理確定城市建設規模,功能定位和保障體系。讓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關懷,形成特色鮮明的城市文化。通過城鎮教育、衛生、體育、文化事業的優先發展,提升城鎮的品質與產業基礎來吸納各種要素向城鎮流入。提高居民素質,鼓勵人才引進和本地人才的挖掘培養,形成有利人于才創新、創業的良好社會環境。
一方面,大力發展民生事業,激發城鄉居民消費潛力,釋放內循環活力。另一方面,通過有生態、有文化、有活力、有特色、高品質的城鎮化建設和宣傳推廣,吸引國內外其他區域的潛在消費群體,拓展外循環市場。
本文地址:http://www.sddjhc.com/gonggongfuwu/301743.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
下一篇:滕州全力打造新型城鎮化樣板城市
古龍鎮初級中學
古龍鎮初級中學創辦于1958年,前身為紅星中學,其中幾經易名,從1989年撤鄉建鎮后一直稱古龍鎮一中。學校服務十個村,四萬多人,現有34個教學班,2039名學生,116名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113人,專任教師均達大學??埔陨蠈W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