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王鋒民,山東省沂水縣第五實驗小學(逸夫小學)教師。
工作24年來,一直堅持快樂教育、堅守反思教研、堅定研學實踐,并多次承擔省市縣重點課題研究。2015年7月承擔的山東省教學研究室重點課題《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書法教育策略探究》順利結題,而且分獲山東省優秀教科研成果一等獎和臨沂市優秀教科研成果一等獎。與此同時,本人被評為臨沂市教學能手、沂蒙名師等榮譽稱號,還參與《沂蒙文化》(編寫第10章)的編寫工作,撰寫的學校成功做法《夯實美術教育,實施特色發展》、《風景這邊獨好》《還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分別在《山東教育》《沂蒙教育》《山東教育報》上公開發表,隨筆《可愛有錯嗎》發表于《當代教育家》雜志第一期。
堅持行走在科學實踐的路上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機會。身為科學教師的我,努力為學生、為教師、為家長做點實事。
為師者,只求良心安
隨著社會生活條件的越來越好,每個家庭都不差小錢了,適當時機得領著家長及學生們走進大自然之中去探究。于是,我便主動在暑假里組織這次75人的“走進植物的葉”親子科學實踐研學活動,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想讓我們學校里的孩子缺少研學的機會,因為其他學校都組織過,而我們遲遲沒有去組織,這樣也導致了學生失去了研學的良機。說白了,我就是出于為師者的一片良心吧。有親人問我,你出力,出工,出錢,圖個啥?假日里,何苦如此折騰!但我,純粹圖個良心安,圖學生有個研學機會。
從教24年來,或許有人認為我變“傻”了,但我覺得與孩子一起走出室外、走出校外、走進大自然活動一下,并把實驗探究活動搬到戶外去體驗,還給家長們舉辦一次公開課,陪學生們一起開心笑一笑,很值得。最主要的是和孩子們在一起,單純,畢竟我們的生活還是簡單、明白為上。
還是老話說得好“心底無私天地寬”。一心為公,人長久。我堅信:吃點虧,付出點,以后蒼天會補償,哪怕今輩子沒有實現,下輩子也會接著享受,因為大自然有亙古不可違的“能量守恒”之規律。
當然,有我自私的一點,那就是看到孩子們研學前、研學中、研學后開心的笑容,我幸福地、滿足了自己為師一回的初心,因為我非常享受這份感覺,無論何時,不管多累。
把實驗探究延伸更多更廣一些
記得在學校實驗室里領著學生們做“分離葉綠素”實驗時,往往體現不出現場采集、現場探究的感覺,也沒有把實驗室挪到校外、挪到林場腳下的實踐基地中來,再就是想讓學生們在家長的陪伴、見證下體驗熱愛科學探究、珍惜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所以這次實驗探究想一一呈現。
實驗操作方法為把一片綠葉放入錐形瓶中,加入酒精沒過綠葉,用棉絮塞住瓶口;把錐形瓶放入燒杯內,在燒杯內加入適量的熱水;在三角架上放好石棉網,把燒杯放在上面,用酒精燈加熱;過一會,觀察現象。示范完一遍之后,除了指導學生們注意實驗方法之外,我重點要求他們務必把握好三點:為了節省“分離葉綠素”的時間,錐形瓶里的酒精不要太多,沒過綠葉即可,燒杯里的水最好是溫水,不能太熱的(別燙傷學生);燒杯得選用300ml的,這樣能確保把錐形瓶放入;看到明顯效果后不能立即用手去拿錐形瓶,應該先熄滅酒精燈再觀察,如想近距離看則選用濕抹布拿出錐形瓶觀察。
今天采集的葉子有不少,特別是在“至少采集兩種以上顏色、10片以上葉子”的要求下,親子合作效果很好。當我走到學生們身邊時,他們不僅僅拿來了一片葉子,有的直接拿來一堆兒,還有的索性裝在一個塑料袋里,包括各種各樣的葉子。正當我走到5組跟前時,一個學生悄悄告訴我“老師,我采集了幾片紫色葉子,能試試嗎?”在他的影響下,身后的一個小女孩急切地問“老師,我找了一片紅色的葉子,要不我們試試?”我知道今天主要是做“分離葉綠素”,當然得選用新鮮的綠葉,但偶爾體驗一下其他顏色的葉子也未嘗不可的。于是,我隨即告訴他們完全可以的。
本文地址:http://www.sddjhc.com/jiaoyujiaoxue/618.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
古龍鎮初級中學
古龍鎮初級中學創辦于1958年,前身為紅星中學,其中幾經易名,從1989年撤鄉建鎮后一直稱古龍鎮一中。學校服務十個村,四萬多人,現有34個教學班,2039名學生,116名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113人,專任教師均達大學??埔陨蠈W歷。